近日,河南省召開“萬人助萬企”活動推進會議,明確指出把“萬人助萬企”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長久之策,在“八個深化”上下功夫,加快構建一流創新生態、產業生態。
一要在加大技改力度上深化。
據公開資料顯示:到2025年,我省技術改造投資增速年均增長20%以上;培育和建成30個新平臺、新示范,推廣100項新技術、300個新產品,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62,智能制造就緒率達到13%;制造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和減排等指標降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推動全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水平跨入全國第一方陣。為了達成以上目標,省政府要求大力開展企業技術改造提升行動,實施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化改造提升專項。
具體措施:對傳統產業分行業、分領域制定技術改造路線圖,滾動發布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和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四基”突破清單,推進消費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全方位強化融資服務,努力實現規上制造業企業技術改造全覆蓋。
二要在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全覆蓋上深化。
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獎補及所得稅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省市縣三級聯動,建立需求清單,優化配置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資源,貫通產學研用,加大開放式研發力度,注重通過研發活動、研發平臺招引高端人才,確保年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達到50%以上。
三要在推動小升規入統上深化。
多部門面向“小升規”企業進行多方位輔導,確保實現今年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增長目標任務。
四要在加大企業上市培育上深化。
善于借助資本市場,通過上市健全企業法人治理、彌補企業發展短板,著力提高資本證券化率。
抓緊完善企業上市培育規劃、配套政策、推進機制、獎勵標準,分層次、分行業、分梯隊建立企業上市培育庫。抓住上市公司再融資降門檻、拓空間、快解鎖的政策機遇,鼓勵我省上市公司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
五要在數字賦能上深化。
加快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協同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著力構建數字基礎設施、數字核心產業、數字融合應用、數字治理能力、數字生態體系一體發展格局。
制定發布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指南,開展智能制造分級評價,建設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公共服務平臺,同時加快實施企業上云上平臺提升行動。
六要在擴大有效投資上深化。
堅持把產業項目作為擴大投資的重中之重,聚焦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以投資結構優化帶動產業結構升級。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以極簡審批、最優服務保障項目最快落地。
七要在產業鏈招商上深化。
圍繞打造10大制造集群、30條重點產業鏈,瞄準產業鏈上下游關鍵環和中高端,推行市場化、專業化、精細化招商新模式新機制,引育一批“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
八要在推動企業管理創新上深化。
加快企業復工復產,密切關注企業生產訂單、要素保障、資金賬款等情況,加大電煤保障力度,暢通物流運輸通道,推動企業穩產滿產增產。
要抓好企業升規入統,細化分解任務,引導和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應統盡統、及時入庫。
聚焦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攻堅,“真金白銀”幫助企業辦實事、通堵點。國家支持政策如下:
?。ㄒ唬┘夹g改造項目。
1.對技術改造示范項目的設備、軟件投資不低于1000萬元的,按照不超過實際投資的30%給予補助,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2.對“頭雁”企業實施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單一項目按照不超過設備、軟件實際投資的30%給予補助,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
3.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有效期內,按照不超過設備、軟件實際投資的30%給予補助,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4.對“機器換人”示范項目,按照不超過整機購置實際投資的30%給予補助,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ǘ┬庐a品推廣。
1.對經省認定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投保產品,按照實際投保費率不超過3%及年度保費實際支出的80%給予補貼,保費補貼時間按照保險期限據實核算,最長期限不超過3年。對國家首臺(套)的成套設備、單臺設備,省內研發制造單位按照不超過銷售發票金額的5%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經省認定的首臺(套)的成套設備、單臺設備,省內研發制造單位按照不超過銷售發票金額的5%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300萬元。單個企業年度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2.對經省認定的首版次軟件產品,按照實際投保費率不超過3%及年度保費實際支出的80%給予保費補貼,保費補貼時間按照保險期限據實核算,最長期限不超過1年。對經省認定的首版次軟件產品,省內研發企業按照不超過自認定之日起12個月內產品銷售(服務)發票金額的20%給予獎勵,單項產品獎勵不超過200萬元。單個企業年度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三)平臺建設。
1.支持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對列入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培育名單的,在培育期內,以項目建成后補助方式,按照購置研發、中試等試驗設備實際投資的30%給予補助,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以支持項目建設的方式,按照技術引進及購置科研儀器、設備和軟件等實際投資的30%給予補助,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按照技術成果轉化、委托研發和為行業提供技術服務獲得實際收入的5%給予補助,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晉升為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除繼續享受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支持政策外,給予一次性獎勵3000萬元。我省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分中心,享受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相應政策。
2.對經省認定的產業集群工業互聯網平臺和特定領域、細分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給予獎補500萬元。對列入省級平臺培育名單的,先給予補助總額的40%;平臺通過驗收后,再給予補助總額的60%。
3.對省級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按照省行業管理部門確定的業務考核標準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給予獎勵。其中,一等獎各獎勵50萬元,二等獎各獎勵30萬元,三等獎各獎勵10萬元。
?。ㄋ模┰圏c示范。
1.對獲得國務院或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質量標桿、制造業單項冠軍、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產業發展、服務型制造、新型信息消費示范項目、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等領域試點示范或稱號的企業(項目、平臺),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
2.對獲得國務院或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綠色工業園區,給予一次性獎勵200萬元。
3.對經省認定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新模式項目,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
近年來,高質量發展一直處于政策的風口浪尖,備受關注。為了使我省制造業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省政府的目標一直非常明確且信念堅定,此次也讓我們再次看到了政府部門對產業深化改造的決心。
常言道“豬站在風口上,也能飛起來”,這個風口,一般指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而趨勢都跟政策有關系,作為企業,我們一定要順應時代發展,緊跟政策導向!